• 全部分类
  • 注册
  • 故事

    窦唯:天堂魔域皆在人间

    野玩儿野玩儿 2017-11-7

    这是一个缺乏被人理解的人。

    当然也是一个需要被人理解的人。

    他又是一个深知自已不被理解的人。 

    这一次,窦唯又开唱了,居然还是为了某款手游,一时间热搜热评热点全占了。其实窦唯应该很明白商业机构花钱找他是买他长久不衰的热度,并不是买他的音乐,所以窦唯因此创作的音乐好不好听,根本不重要。窦唯也只是边玩边把钱给挣了,外界喜不喜欢他也不在乎。

    不知从何时起,网友们戏称窦唯为窦仙,我很反感这种称呼,实际上窦唯并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相反他很接地气,他住在北京的胡同院里,喜欢吃卤煮和炸酱面,坐地铁,骑小摩托,排队买月饼,直到现在不修边幅,丸子头下胡须疯长。窦唯喜欢吃烧茄子,所以有个外号叫“茄子”,他一次能吃一斤炒饼,再加上中年发福,可即使身材走了样,窦唯从未刻意掩饰。

    或许有人说窦唯的作品有仙气,但实际上他是放弃摇滚明星创作金曲的路子,以一个普通人的在平淡生活中的点点感悟在做音乐,没有仙气,有的是淡淡的人味。

    中期窦唯的音乐是有仙气的,从《艳阳天》到《山河水》再到《幻听》、《雨吁》。 

    窦唯到后期实际上有一种“恶作剧”的心态,任性地蚕食着他的“知名度”,都把市场的需要扔得远远的,任由个性在放大。做为一个有能力创作热门金曲的音乐人,这很难做到。

    实际上窦唯还有一种赌气的态度,偏偏不创作多数人喜欢的音乐,基于这个出发点,窦唯自不一定和不一样以来的绝大时候都是在玩即兴音乐和氛围音乐。但也只是在玩而已,若以国际标准来看,大都乏善可陈,可贵的只是他有一份不与主流苟同、不迎合乐迷口味的态度。

    比如这此为某手游创作的“重返魔域”主题曲,黑金+工业噪音+宗教氛围,这本不是窦唯的音乐常态和所擅长,但他就这么干了,任由你们去说。

    窦唯曾经也是一个出门前得花一个小时收拾自已,不照十遍镜子不罢休的人。据长期跟他合作的音乐人讴歌回忆,在《黑梦》专辑之前,窦唯基本上每周都和朋友们去北京的东单去逛街,不仅仅是为了看美女,更多的是要秀自已那一身酷酷的打扮。

    窦唯是极其超前的,大家知道他都是因为1992年黑豹第一张专辑,封面上他的长发垂落。可实际上他1991年退出黑豹乐队就剪个了平头,而当时正是美国垃圾摇滚大爆发, Metal风的皮夹克和长发在欧美不再流行。可到了1990年代末期,独立音乐在欧美大行其道,绝大部份北京摇滚乐手们仍热衷于长发飘飘。

    再比如20年前窦唯就穿过很多军事风的外套,而这股风现在还在流行。羊角扣的大衣和飞行员夹克,在皮夹克盛行的1990年代,窦唯就穿腻了。它们现在仍然是快时尚品牌的热卖款。

    是什么改变了他?从黑豹到做梦,从“无的自容”到“艳阳天”,从“山河水”到“幻听”,从“开心电话”到“八段锦”,他最后竟然像是一个沉思冥想仿佛循入空门的的人。 

    即使是这样,他还是成了经久不衰的话题人物,媒体一次又一次的拿他来挑逗公众,一次又一次的消费窦唯。

    有句话说得特别对:窦唯是名人,但不是明星。 

     

    对于世俗的成功,做一个光鲜的明星,窦唯没有兴趣。窦唯想赚钱很容易,只要他愿意上音乐节演出,一年几十场毫无问题。别说唱“无的自容”了,哪怕是唱《幻听》时期的歌,在全国各地也能开万人的专场演唱会。

    85后、90后无法想像窦唯当年的金曲有多流行,1992年1993年那会,我所生活的小城大街小巷整天飘扬着《无的自容》和《Don'l Break My Heart》。那会最火的舞厅里,年轻人在跳到筋皮力尽时往往喜欢吼上一句“曾感到过寂寞,也曾被别人冷落,却从未有感觉,我无地自容”,完了就是张楚的“兄弟,你好好混,别着急……”

    窦唯总是在求变,一直在试着在变,然而无法改变的是,他还是无法摆脱现实对他的影响。“现实中做不到的,就让梦去完成”,可梦终归是梦,因为这个不可预见的梦,他过早的回避了现实,陷入了另一个迷恋精神高远的泥潭…… 

     

    2000年以来,窦唯开始对外界高度戒备,总是持阴谋论的态度怀疑外界。事实上,1990年代的窦唯确被包装过,最早窦唯个人签约于台湾的唱片厂牌-真言社,没多久真言社把合约转给了魔岩文化,而事先没告知窦唯。据传窦唯最初准备把《黑梦》专辑叫《梦》,可魔岩文化负责人张培仁认为卖点不够,把名字改成了《黑梦》。再比如魔岩唱片只愿意跟他个人签约,然后以魔岩三杰的概念推出。当初魔岩唱片曾经给中国摇滚描绘了极其美好的蓝图,却突然离开大陆放弃了曾经的承诺。尤其是香港红勘的演出,窦唯几次忘了歌词,而在同期录制的现场专辑中,魔岩并没有做后期修复,草草发行了事。

    这些事导致了窦唯认为是对他的不尊重和别有用心。再加上各种娱记对他个人生活的过多夸张报道,最终使得窦唯失去了跟外界沟通的兴趣,把自已深深地藏了起来,从此以极不自然的紧张态度来面对外界对个人生活的闯入。

    我私下接触过窦唯几次,实际上他并不是他面对镜头那样的木衲和反应迟顿。当窦唯不设防时,语速是很快的,肢体语言也很灵活,眼眉间仍然有一丝丝的不羁。

    那个时候感觉他骨子里的血是活的,心是热的。

    某次他接受采访曾主动寄语曾经的爱人:“可怜?可怜!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可怜,每一个人又何尝不可悲呢?你可怜,我可悲,我可怜,你可悲,每一个生活在这世界上的人都是可悲、可怜的。” 

    他只有像个隐士般的逃遁这令他心烦气急的浮世,背负双手,悄然独步,沉醉于犹如中国古代山水画般清、素、新、雅的音乐意境中。     

    不是窦唯太孤独,而是这个世界太热闹。

    那些每逢窦唯成为新闻热点而围观窦唯的,哪个又能活得比窦唯更自在?

    弱者总是抽刀向更弱者,弱者也总是喜欢看强者也有弱的一面,可笑的是一个真正强的人选择了回归平淡生活,居然会比被认为是弱,而引起人同情…… 

    很多时候当外界觉得一个人是在往黑的深渊里降落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恰恰可能是处于上升中的兴奋……

    在音乐观念十数年未变、集体吃老本的摇滚老炮里,窦唯是走的最前最远的一个人。他一个人踱着放慢的脚步,悠然自得,他永远不可能再是一个摇滚明星。如果你只想随他的音乐进入一片辽阔、悠远的天地,那么还可以跟着窦唯一块飘流在时间的河流里,或缓或急,随那忽明忽暗的梦,飘去那未知的明天。   

    撰文丨朝天辣

    图片丨高原

    部份图片来自网络

     

     

    3
    19156 0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