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柱山长板速降赛已经落幕一段时间了,得益于主办方准备的直播镜头和现场解说,关注这场比赛的人的脑袋中一定还会记得总决赛时,四位滑手轮番上演的长板速降追逐超越的场景。
这四位当中,有一位起步蹬板慢了一拍,但一直靠自己的过硬速降功底追到第二名的滑手,也是本次比赛的唯一一位外籍滑手,他就是中文说的贼溜的马老师:马彬(Martin McLaughlin )。本期VLOG,将围绕他的长板速降日常训练展开大揭秘!
马老师的长板训练方法在介绍马彬的长板训练方法前,我们可以简单的了解一下为什么马彬的亚军名次显得尤为珍贵。
作为天柱山唯一一名外籍参赛选手,大多数人会误认为马彬又是来自某个国际大品牌的Pro级别滑手。因为多年的国内长板赛事当中,外籍滑手到来的身份,不是作为嘉宾、裁判的存在,就是最有实力的冠军竞争者。但马彬则不然,他玩长板速降也不过才四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他来到中国后才接触了长板速降的玩法,他和很多国内滑手接触长板速降的时间,近乎相同。
也难怪就连“老教授”皓涵都笑称:“你的进步就代表了中国长板进步的速度。”
如果说单单计算马彬接触长板速降的年份,那他就是个长板纯“新手”,但三岁就接触滑板的他,已经滑了二十六年的板,在板龄上比其他滑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马彬说自己站在滑板上就是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这样的板感,是一切的必要前提。

话不多说,马老师日常训练大揭秘这就开始。
“扎根”健身房
不要小瞧日常的健身房力量训练,撸铁会让肌肉具有很强的爆发力,高速速降时上肢和腿部做出不拖泥带水的Slide就全靠平时的刻苦锻炼。其次是加强腿部肌肉的耐力性锻炼,在高速过弯以及直线Tuck姿势保持中更加稳定。
在健身房流的每一滴汗,都会回馈到真实的比赛名次上来。耐力、体力、爆发力这三大要素对于长板速降来说,缺一不可。
02
每周练习长板速降

周六的早上,马彬会从上海坐高铁来到杭州,找到合适的山路进行长板速降练习。这样的做法可以保持每周速降的频率,保持自己的板感和肌肉记忆,再从不断的练习当中突破自己,提高长板速降的技术。
长途跋涉来到山里滑板,并不会让马彬觉得累,他说不滑板才会觉得累,滑板反而更开心。
在这一期的VLOG当中,马彬也就几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Q:第一次参加天柱山速降赛就拿到亚军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A:感觉很开心,自己也没想到能发挥的在这么好。可能是运气比较好。
Q:竞技赛突破重围的秘诀是什么?
A:和三个人跑的话会发生很多客观要素,比方说碰撞、蹬板没有发挥好或是赛程后期很累,和别人一起跑的变数比较多。但计时赛就是自己滑,没有什么可以影响到你。
Q:对长板速降有没有自己的目标?
A:并没有什么很清晰的目标,个人希望越滑越好,要一直玩下去!
马彬认为长板速降是一个很自由的运动,当他在跑山的速降练习当中,会感觉很开心,不会去想日产和工作上的烦恼。每次出来玩也好、练习也好,都不是特别艰苦的事情。
马彬也希望中国的长板速降滑手们可以有机会来找他一起滑,享受长板速降所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