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背包、冲顶包里面该装些什么?这10件求生装备必不可少
一般而言,小背包都是拿来单日旅行,或是登山冲顶的时候使用的。
但是当万一有状况发生,需要等待救援的程度时,身上的小背包就成了唯一可以应变状况的最后资源了。
如果小背包里的装备能够应付求生的状况直到被救援为止,而这时小背包里面有什么装备就影响着最后的结果。
所以只要在野外,不论是什么时候、从事何种活动,身上都至少要有适当装备的小背包以应付意料之外的状况。
让我们假设一个状况:
有一个登山者迷路了,完全没有办法找到原来的路,而山上正起着浓雾下着小雨,他需要在山上用小背包里面的装备度过至少一个晚上,那么小背包要装些么装备才能安全且尽可能舒适地度过寒冷的夜晚而不致于失温呢?
如果隔天依然无法找到路径下山,又该如何以小背包里面的装备等待援救人员的出现呢?
因此,基于你需要在野外单独等待,直到被援救为止的装备考量,就是应该装到小背包里面的东西,以下这十件装备提供给各位作为参考:
1、食物:
当天所需要的食物再加上一些备用食物。
当然,食物在求生的状况下,其重要性显然比不上水。
有徒步者曾经断食(只喝水,完全没有食物)七天的经验,当中最重要的还是水与身体的保暖。
2、水:
水才是维持生命最重要的物质。
如果保暖做得好,身体七天所需维持生命运作的水分可以少到1~1.5公升,甚至更少。
适当地补充水分在登山的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缺水达身体重量的1%时,身体的热调节功能就开始受影响,当缺水达身体重量的4%时,生理的表现会下降20~30%。
然而,影响登山安全最多的是缺水伴随产生的暴躁、易怒、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判断能力,许多的山难事件都间接与脱水现象相关。
3、雨衣:
雨衣和雨裤的重要性在于保持身体的干燥。
而保持身体的干燥和保暖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读者有当身体湿掉(不论是雨水或汗水)时又吹来一阵风的经验,就会知道水寒效应的威力了,因为当身体潮湿时所散失的热量是身体乾燥时的25倍。因此保持身体的干燥对于保持正常体温是非常重要的。
4、头灯:
照明设备在摸黑的情况最能显现价值。
而在单独过夜的情况下,光所带来的精神安慰更是珍贵。
头灯的价值很难被过分强调,它永远都是物超所值的小东西。
5、急救包:
急救包最基本的功能应该具备可以处理水泡、小伤口以及蚊虫叮咬的基本药品与止痛药,再加上个人特殊需求的药品。
急救包的包装也很重要,塑料密封拉链袋既密封又防水,几乎没有重量,是野外急救用品包装的首选。 6、备用衣、裤、袜:
备用衣物除了用在失温的急救之外,同时也是当身体湿透时,能最迅速保持自己身体干燥,避免身体热量因水寒效应而迅速且大量丧失的方法。
7、御寒衣物:
御寒衣物除了用在天气突然转变的情况之外,也是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过夜时的重要装备。
牢记,帽子是必要的御寒衣物之一。
8、通讯装备:
哨子和手机是登山最普遍的通讯器材,条件好的可以配备卫星电话。
使用哨子时先将它沾湿,浸过水的哨子声音会传得比较远。
手机则要视当地的信号覆盖状况而定,在世界各地都有因为使用卫星电话而救了自己一命的案例。
9、地图、指北针与GPS:
使用地图与指北针需要相当的地图知识以及实际经验累积,才能熟悉定位的技巧,最实用的是比例尺1:25,000的地图。
如果有带GPS,就会使情况大为改观,只要具备基本的地图知识,就能轻易地在地图上定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再配合上地图上与道路的相对距离与方向,要回到原本的位置应当不会太难。
当然,这些与定位相关的装备、知识以及技术都需要实际训练与练习,才能确保使用正确,光是书面资料的阅读肯定是不够的。
10、 大塑料袋:
大塑料袋除了可以当作背包的防水层之外,同时也可以拿来当作帐篷以及防风、雨保暖层使用。
因为塑料袋完全防水又不透风的特性,所以是最轻的应急帐篷,同时当人套在塑胶袋里面时,又很容易就形成一个密不透风温暖的微环境,变成最佳的保暖装备,加上重量又轻,是非常经济又拥有超高效率的必要待援与应急的装备。
塑料袋最适当的大小会因个人的体型而有所不同,基本上只要不会太限制在塑料袋内伸展的大小,就是适当的尺寸,使用的时候在其中一边的顶端开出可以轻松地呼吸的孔洞(一般以脸的大小为适当)。
结论就是,不论所遭遇的情况为何,只要是等待救援的情况,保持身体的干燥,做好保暖工作,妥善运用上述小背包里面的装备,就能够相当程度地提高被救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