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小明不死)以及他的Boskey(不死骑)相信很多人尤其是自行车长途骑行圈的人已经非常熟悉,度娘搜索一下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媒体对于他骑行的报道。作为一个80后,在青春最美好的时候他踩过云南、西藏、老挝、泰国、柬埔寨、印度、法国、德国、瑞士、列支敦士登、美国、伦敦…
总骑行数超过40000公里,这样的经历其实可以让他每天坐在自己开的青旅里面喝着小酒边泡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怀揣着自由之梦的姑娘,但是他却做了一件更酷的事情。
故事的开始
骑行是和邵明不得不聊的话题,在这所有的故事里面,我发现有几个词不断的出现:感受、信任、感恩。从这几个词里面我们大概能想象得到邵明骑行的大部分经历:一个在一直在路上的年轻人,到世界各个角落去感受不同的文化与景观,路上陌生人之间的坦诚的交流和相互的信任给了他很多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而这个年轻人,却也一直保持了一颗感恩之心,要把在路上的精神不断影响着每一个在路上的遇到的朋友。
就这样,一道景观,一个微笑和一种精神让他走过了东南亚,欧洲、美国,以及未来要去的非洲,与世界不同的人们去分享快乐与故事。关于他骑行的故事,感兴趣可以直接点开视频:)
故事还在继续
你从别人那得到的越多,你就想要反馈得更多。
邵明说:因为怕自己死在路上,所以给自己起了个无敌的名字——小明不死。因为想要骑友和我一样骑得更稳和更远,我和朋友做了个自行车——叫不死骑
做自己的自行车品牌,可以理解为了赚钱,但在我看来这是将“在路上”的精神传承的另一种方式。也许有一天,邵明也会骑不动单车就像凯鲁亚克也会离去一样,只有在路上的精神会一直传承下去。如果说他还能为此再做一些什么的话,一辆为了骑行旅行而设计的自行车也许是再好不过的了。
图片源自:不死骑
故事的结局
文章有结尾,但是故事结尾,也许只能在骑行道路的尽头。沿着这条路骑下去,谁又会知道能够下一道彩虹,下一个笑容和下一处灯光会在哪儿等你呢?
“人的一生中,至少该有那么一次,会为了某个梦而忘了自己,不计付出,不求结果,不求回报,义无反顾,只求在最好的年华里经历过。我很幸运遇到自行车!”
——小明不死
如果看完你觉得还是不够过瘾,那就点开下面:
美国往事:http://www.douban.com/note/76344328/
拿什么记录:https://www.douban.com/note/47001244/
|野玩儿(www.yeoner.com)专注最新酷趣户外装备、神人趣事
|微信号:yeoner
|微博:@ yeonercom